巴中市恩阳区严格按照“两站三中心”建设要求,在“建、管、服”三环节上下功夫,务实推进镇(街道)、村(社区)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使退役军人聚会有场所、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不断增强退役军人的归属感、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建”强服务阵地,夯实基础基本
一是硬件达标。在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挂牌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明确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职责,落实专门办公房屋,按统一标准配置电脑、桌椅、饮水机等办公设备,设置“老兵之家”,制作荣誉展示墙、光荣之家幸福照,为退役军人建立一个温暖的家园。
二是站长专职。镇(街道)服务站参照辖区内服务对象核定1-2名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按照“个人申请+民主推选+村(社区)支部审核+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审批”方式,从本村(社区)有当兵经历、责任心强的村(社区)干部中或退役老兵中选聘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负责为辖区退役军人提供档案建立、政策解答等系列服务。
三是资金财拨。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经费按照其他站所标准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村(社区)服务站工作经费按每年不低于3000元标准,各村(社区)服务站站长工作补贴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由区财政统一预算,给予保障。
强化服务“管”理,规范高效运行
一是强化综合素养提升。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服务站定期组织辖区内退役军人,通过三会一课、大走访、村村响等方式,对必威betway官网和抚恤优待政策进行广泛学习和宣传,提升退役军人思想认识、政策水平,增强支部对退役军人的凝聚力,同时每季度组织退役军人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活动,提升就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二是强化信访舆情防控。整合镇(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网格员”资源,定期走访联系退役军人家庭,将春节、清明节、八 一、烈士公祭日固化为退役军人活动日,开展缅怀英烈、走访慰问、双拥共建等活动。畅通诉求化解渠道,严格落实“一三三”维稳制度(落实一个责任主体即辖区负责制;区、镇、村三级维稳联动;分片挂包、政策宣讲、感情沟通三种方式)。按照“受理登记—分类指导—承办—答复—回访”的服务流程, 截止目前,我区共化解各类涉军信访诉求13件,有力化解了矛盾、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
三是强化服务能力考评。实行履职情况“好差评”,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服务站与区服务中心同步建立信息数据库,实现退役军人精准优质化服务。年终组织部份区、镇人大代表、退役军人对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服务站负责人履职情况开展“好差评”活动,对差评率达到25%以上的,自动辞职,重新选配。
做好“服”务保障,切实纾难解困
一是帮扶帮带服务。主动联系民政、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将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家庭优先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和提供临时困难救济,对住房困难的退役军人纳入危旧房改造,对家庭困难退役军人优先安置到公益性岗位。据统计,全区约有600名退役军人纳入低保和临时困难救助,150户500余人在新农村建房,268人安置公益性岗位,保障了困难退役军人和军烈属基本生活需要。
二是就业创业服务。由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辖区内退役军人参加就业招聘活动,落实政策扶持,鼓励自主创业,就业创业初见成效。退役军人王建明,参加技能培训后外出务工,在江苏某织布厂从事机电管理,月收入8000多元,还带动5名战友就业。退役军人郑华荣成功回引张云生等人返乡创业,投资4000多万元,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乡村旅游,带动84户323人脱贫致富。
三是社会公益服务。组建巴山红退役军志愿者队伍,主动参与文明劝导、卫生保洁等公益事业,当好“八大员”。疫情期间,我区1000余名退役军人主动请缨,义务参与劝导执勤、人员摸排等防控工作,有效阻断了疫情输入。同时,开展为老人买菜送药、帮残疾朋友打扫卫生、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开展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280余次。(陈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