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威登录网址网站讯(记者刘昕 特约通讯员张开文 李德锦)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红色铸县”工程,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用红色文化“软实力”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硬支撑”。
赓续红色血脉,擦亮民族团结底蕴。红色,是泸定民族团结进步最鲜艳的底色。泸定县以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培根铸魂作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教与红色基因传承融合,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心灵深处。1935年5月29日,红军昼夜疾行240里,冒着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播撒了革命的红色种子,如今结出了民族团结累累硕果。一年一度的“5·29”纪念飞夺泸定桥胜利系列活动,重温红色历史记忆,激发8.8万泸定儿女“团结就是力量”的共鸣;一场场红色小故事分享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联谊活动,让《传奇英雄刘金山》等红色故事走进校园、走进村社,飞入寻常百姓家,让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继续前行,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泸定大地渗进血液、植入骨髓,各族儿女一心向党跟党走,“红色泸定 康养福地”这张名片越来越亮,新代民族团结进步“红色底蕴”更加熠熠生辉。
拓展红色研学,打造民族团结课堂。打造“红色研学”特色品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载体建设。以泸定桥为中心,整合县域内遗址遗迹、纪念设施、特色基地,重点打造泸定“四馆两碑一基地”(即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红军长征在甘孜纪念馆、川藏公路纪念馆、磨西红军长征陈列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岚安红军纪念碑和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培训基地),串点成线开辟“飞夺泸定桥·天堑制胜”“星星之火·雪域燎原”“天堑变通途·富藏兴藏”3条精品教学路线,推出“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飞夺泸定桥》实景剧等沉浸式教学课程,让红色资源“火”起来,红色历史“活”起来。在红色研学过程中,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展示红军长征途中保障各族群众利益政策和维护民族团结故事,宣传近代以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光辉历程,弘扬“信念坚定、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泸定精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红色文化教育共融互促。依托长征干部学院甘孜泸定桥分院,已累计开办培训班700余期、覆盖4.5万余人次。
发展红色产业,夯实民族团结基石。拓宽红色产业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途径,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紧抓机遇,强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建设,推动红色文物管理和监测,建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典范和全国涉藏地区“红色旅游第一县”,着力把红色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目前,泸定县已布局形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泸定段“一园一带三区”的总体空间结构,一园即飞夺泸定桥核心展示园,一带即中央红军涉藏地区最红记忆展示带 ,三区即北部“泸桥记忆”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中部“化林岁月”文旅融合发展示、南部“磨西故事”文旅融合发展区。其中,“飞夺泸定桥核心展示园”是“一园一带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泸定桥创建国家文旅融合示范区,泸定县大力实施泸定桥景区提升工程,完成滨河广场改造、勇士路改造、临桥民居风貌改造、城区步道改造、景区夜景提升等11个项目;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展陈提升项目基本完工,智慧博物馆建设和文物征集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随着“化林古道红村”“岚安红色古寨”等红色精品旅游区的打造,“泸定桥雪糕”等红色文创产品的出圈,红色文旅产业进一步提档升级,今年第一季度泸定县接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亿,为民族团结进步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