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东兴区杨家镇充分发挥四川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优势,以省级“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为抓手,在“党建引领、服务保障、就业创业、志愿服务”方面四向发力,全链条破题,推动退役军 人服务保障工作持续增效。
坚持党建统领,凝聚退役军人向心力
组织强基固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构建“双组长+立体网”工作体系,形成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村(社区)协同联动的退役军人工作立体化网络;创新“书记挂帅+支部引领”模式,由镇村两级书记兼任服务站站长,组建退役军人党支部,将党建触角延伸至服务末梢,实现“服务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
思想铸魂育人。深挖东乡农民运动红色资源,遴选退役军人党员等红色宣讲员3名,开设“红色故事会”“英雄老兵事迹”等特色讲堂,累计开展宣讲36场,覆盖机关、村(社区)、学校1600余人次;建立“线上+线下”教育矩阵,开发“红色微课堂”12期,组织退役军人赴红色教育基地学习3批次。
先锋示范引领。选育“兵支书”3人,设立“退役军人先锋岗”9个,带动108名退役军人积极参与必威betway官网和基层社会治理,引进“天府猪场”“兰兰合作社”等企业5个,有效促进村民就业增收,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示范效应。
强化政策落实,提升服务保障渗透力
资金发放有精度。建立“政策找人+数据跑腿”精准发放机制,以“全周期动态台账”确保资金流向“精准滴灌”,完成240名优抚对象年审及标准调整,新增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7人,核减死亡人员16人,累计发放各类优抚资金286.41万元,实现“应享尽享、一个不漏”。
联系走访有力度。将“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与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相结合,建立“电话问需+微信联系+实地走访”机制,对接群众需求精准施策,问题解决率达98%,累计走访服务对象1016人次,收集诉求426条,化解矛盾隐患27起,发放慰问金(品)17.8万余元,帮助申请并发放关爱帮扶基金8.6万余元。
优待服务有温度。做优“一站式”服务,高效发放优待证609张,针对行动不便老兵提供“上门办、代理办”服务47次;开展“年审+”行动,在优抚对象年审中同步组织健康义诊、政策宣传上门活动;聚焦双拥创建做实拥军优属,悬挂光荣牌680块,寄送“拥军贺卡”2000余份,为2名立功受奖人员送去慰问金4000元,让尊崇看得见、摸得着。
实施精准帮扶,激活就业创业内生力
就业需求清单化。广泛开展退役军人就业信息摸排及就业需求收集,对就业困难和失业两类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密切联系辖区各类企业了解用工需求,实现就业岗位精准推荐、精准对接。目前依托“蒲葵非遗工坊”“天冬粮经复合种植园区”“天府猪场”等项目吸纳28名退役军人就业。
技能培训定制化。开设“周期训”职业课堂,针对电(焊、车)工、安保、家政等市场需求定制培训课程,培训失业、待业退役军人32人次,结合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意向,协同辖区内农业产业专家等开展送训上门26人次,组织“院坝会”政策解读12场,覆盖500余人次。
创业扶持对口化。落实专人与有创业意向的退役军人“一对一、一对N”对接,全面了解其创业经验、技能短板、资金实力等情况,帮助做好贷款咨询、项目选定及服务跟踪,协同银行现场授信1人,成功贷款40万元,助力2人踏上创业之路,帮助26名退役军人享受创业税费优惠。
打造志愿先锋,迸发退役军人战斗力
队伍建设专业。建立退役军人志愿者“四有四能”准入标准(政治素养、专业技能、身体素质、服务意识),遴选25名退役军人组建“红色东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法律知识、应急救援等专业培训,强化装备、物资、经费等保障,推动志愿服务活动规范有序开展。2024年入选全国“退役军人守护家园志愿服务队”。
应急处突高效。 建立“平战结合”响应机制,组织参与多领域应急演练,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以练促训、以训促战”目标。全体志愿队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参与环境整治、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志愿服务活动32次,特别在内江“7.13”暴雨洪灾中成功转移群众582户1409人,排查险情150余处,抢救物资价值300余万元。
服务供给精准。深化服务内涵,创新“订单式”服务模式,村(社区)广泛收集群众服务需求,镇服务站梳理形成服务“订单”,志愿服务队结合队员自身专业特长实行“派单式”服务,截至目前,收集法律援助、矛盾化解、关爱老人等服务“订单”36件,完成派单并解决问题32件,获得群众一致好评。(陈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