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家住大巴山革命老区四川省平昌县镇龙镇宝珠村,今年50岁的农民向建平,在当地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含辛茹苦地供养出了两个优秀的儿子:长子向福洲,现为北京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小儿向昆明,现为广西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虽然,夫妻俩为供养俩孩子读书平日里没少吃苦,但看到两个孩子有出息,心中便有了希望,自然也就是苦中作乐,喝水也能饱了。如今两个孩子,一个读博士,一个读硕士,眼看苦日子就熬到头了。可是,谁能料到,一场空前的灾难突然降临到这个家庭:去年9月年迈多病的老父亲去年,紧接着向建平本人又查出患上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目前正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治疗——家里的顶梁柱倒了!高额的治疗费让全家人一筹莫展……万般无赖之下,儿子向福洲、向昆明只有向社会好心人求助——
各位亲爱的好心人:
你们好!抱歉打扰您了!每当提到我与弟弟时,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是的!我们兄弟俩是父亲这辈子最大的骄傲!虽然家境清贫,但从小父亲对我们严格要求,鞭策进取。我们也很懂事,学习上没让父母操过心,从小到大成绩优异,并相继考上重点大学,这一度被邻里乡亲传为佳话。十载寒窗只为一日能够走出贫困山区,这是我们山区农民祖祖辈辈的夙愿!至始至终,父亲极力为我们读书学习创造条件,即使生活捉襟见肘,也从未让我们为此分心。那是我已工作几年后,决定回校继续读研究生,父亲对我这个决定毅然赞同。他坚定地对我说,即使是砸锅卖铁我也会继续供你读书。这个承诺他做到了!可是眼见我与弟弟即将学成归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苦日子快要熬到头的时候,家中却突生变故!父亲病倒了,而这一病让他至今仍处于生命的边缘!
我的父亲(向建平)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平凡而朴实,他与母亲用弱小的身躯和布满老茧的双手为我和弟弟支撑起一个家。父亲的爱是严苛的,黄金棍下出好人,这是他引以为傲的教育方式;父亲的爱是无声的,千辛万苦一肩扛,这是他至始至终的坚定承诺。父亲常年在外从事水电安装维修,用微薄的收入供我与弟弟读书学习,赡养年迈多病的祖父。母亲在家一边照顾祖父,一边挤出时间种植庄稼补贴家用。年迈的祖父长期需要吃药,年幼的我们需要上学,两副重担压得父亲没有时间感叹生活的艰辛,唯有埋头苦干才能让这个举步维艰的家勉强维持下去。母亲更是为了节约每一分开销,不舍得为自己添置一件新衣,不舍得出一趟远门。这一来就是三十年!
父亲是要强的人,他深知医院花费昂贵根本舍不得治疗,也没有告诉我们检查结果。眼看他并无治疗的决心,姨妈无奈之下将实情悄悄告诉了我们。询问父亲病情时,电话这头的我极力掩饰住内心的悲痛,而电话那头的父亲却故作轻松告诉我他身体并无大碍,休息一下便可康复。情急之下,我们只能逼着父亲拿出结果,当看见报告结论中刺眼的AML(急性髓系白血病)字眼时,我那强装的淡定却再也没能控制住。这棵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大树病倒了,全家陷入绝望,悲痛万分!在我们极力劝说之下,父亲勉强同意入院就医治疗,我和弟弟分别从学校赶回成都,母亲也匆匆从老家赶来。原本只有在春节才能团聚的日子,却比以往时候来得早了许多,但地点却是在华西医院的重症病房里!
我和弟弟查询学习了白血病的相关资料以及护理要求,也咨询了很多学医的同学和朋友,积极为父亲治疗做好准备。入院后,我们让父亲配合医生再做了骨穿复查与基因检测,并着手第一期的化疗。还不到一个疗程,不幸再次传来,检测结果显示多处基因变异,预后不良。此时,父亲口腔及食道多处大面积溃疡,病情反复,顽固细菌、真菌感染,胸肺部位疼痛不止,败血症侵袭,从持续反复发烧到严重时40℃高烧数日不退,病急告急,父亲与死神擦肩。主治医生为此多夜不眠,尝试各种方案。所幸苍天有眼,终于捕捉到了感染菌,病情逐步得到控制。期间,严重的感染使得父亲不得不停止化疗,痛苦煎熬和日涨的医疗花费让父亲再次萌生了放弃的念头。我们心急如焚!想尽一切办法让父亲配合治疗。每当送饭见面的时候,母亲都泪眼婆娑,我看到母亲眼里的每一滴泪珠都饱含着父亲的艰难!
向福洲、向昆明兄弟二人在此衷心祝愿好心人您身体康泰,生活美满,事业顺利,阖家幸福,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