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探索中,内江市市中区城东街道立足文化引领,创新构建退役军人精神文化培育体系,通过拓展文化阵地、完善服务机制,弘扬文化传承三大路径,书写“退伍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生动篇章。
拓展文化阵地,构筑老兵精神家园
城东街道打破传统服务模式,打造内江市首个退役军人主题艺术空间——“戎光书画苑”。该阵地以“文化馆+社区+退役军人”三方联动机制为依托,整合优质书画教育资源,形成集艺术疗愈、创作交流、展览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在首期“丹青溢彩 戎墨双拥”主题活动中,60余名退役军人与书画爱好者携手创作,在专业指导下产出70余件作品,开创了以文化艺术关怀退役军人心理健康的崭新模式。
完善服务体系,激发退役军人内生动力
街道精心打造“城东最美退役军人”品牌工程,构建“发现-培育-宣传”三维培育体系,聚焦创新创业、社会治理两大领域,近三年累计评选出15名“城东最美退役军人”。同时,组建退役军人书画服务志愿队、国防教育宣讲队,开展“老兵故事汇”“校园红色教育巡讲”等特色活动。在小学开展“弘扬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主题宣讲,覆盖500余名师生,推动红色国防教育课程化、双拥文化常态化,相关成果获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弘扬文化传承,厚植家国情怀根基
城东街道着力打造“老兵读书汇”文化育人矩阵,形成“一社一品”特色格局。在河坝街社区设立“军史微展馆”,珍藏30件珍贵军旅实物,以实物诉说峥嵘岁月。创新“老兵党建+”123工作法:以上南街社区退役军人第一党支部为核心阵地,搭建“线上学习平台+线下实践基地”双载体,打造“政治生日忆初心”“军营党课强信念”“志愿服务践使命”三大特色品牌。此外,建立“清明祭英烈”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将缅怀仪式转化为生动的社会实践课堂。
通过系统化、特色化、场景化的文化实践,城东街道实现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率100%,志愿服务参与率达80%,涌现出7名模范退役军人,成功构建起退役军人精神文化培育的创新样板。(陈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