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山西省闻喜县综治中心开展的“心光引航”心理健康校园行活动来到了闻喜二中、职业中学,综治中心心理讲师王红梅、张瑞霞、贾若华、祝海鸥、杨红星、翟惠云等分别为二中、职中共600余名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讲座《解码情绪压力——探索大脑的神经调控奥秘》,旨在帮助学生们从脑科学的角度深入理解情绪与压力,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学习与生活的挑战。
讲座伊始,主讲老师贾若华从脑肠视角切入,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了“迷走神经”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们清晰认识到肠道微生物在情绪产生与应对中的独特作用。例如,当饮食变化时,肠道微生物会分泌激素影响情绪;当情绪压力增大时也会反作用在肠胃上,引起身体不适。在互动环节,让学生们认识到,护好心理之前要护好身体,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随后,探讨了“边缘系统”对情绪的影响。压力过大时,“杏仁核”过度激发,会产生神经劫持,触发“战逃反应”,大脑皮层的思维会受限。贾老师强调,当触发战逃反应时,应该先解压,而非尽力思考。边缘系统稳定,大脑皮层才能发挥作用。
接着,深入探讨了过度情绪使用,对身心产生负面影响。贾老师引入林黛玉、诸葛亮、司马懿、范进等高中生熟悉的人物进行分析,和学生们一起探讨过度使用某种情绪引起的身心变化,并解析如何积极引导情绪实现流动和转化。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解读,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如何引导情绪。
最后,贾老师讲到了大脑皮层和镜像神经的应用。针对学生们经常晚睡,提到了脑脊液对大脑的清洗作用,只有在睡着了才会进行。所以每天8小时的睡眠是保持情绪稳定的基础。镜像神经是共情能力的来源,也是人际互动的基础。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情绪流通,排解压力。让学生知道了饮食睡眠以及人际关系对情绪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拥有调控情绪的主动权。当个人感觉无法调控时,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的帮助,促进自己的情绪健康发展。
通过此次讲座,从脑科学视角解读情绪与压力,不仅让高中学生对情绪与压力有了更科学的认识,还为他们提供了实用的应对方法。综治中心将持续进行心理健康校园行系列活动,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刘中青 祝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