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威登录网址网站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针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开阔思路、提前谋划、开拓创新,围绕“饮食”文化,创新创办“打平伙”食堂、便民“小厨房”等平台,以用餐提供老人生活便利,以活动丰富老人生活方式,以服务提升老人生活品质。
聚焦问题导向 力争为民务实
为有效解决老人问题,回龙村坚持问题导向,利用入户走访、户长会、院坝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以及村民微信群等形式,充分收集社情民意,摸清底数,回龙村60岁以上的老人560余人,80%以上都是留守老人,“不好耍”“找不到人耍”“不晓得耍啥子”“没的地方耍”是老人们普遍反映的问题。为此,村“两委”聚焦饮食、娱乐等“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问题,提出创办“打平伙”食堂。
坚持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破题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回龙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召集村老年协会成员,对标“地、人、乐”三大问题,精准发力。通过镇党委协调,回龙村在办公阵地旁新建一间厨房,供老人做饭、吃饭,整合农家书屋、妇女儿童之家等场所供老人学习、娱乐,解决了“地”的问题。老年协会会长是退休的老支部书记,德高望重,有号召力和热心肠,全权负责老人的沟通联系及相关活动,老人们自发推选出会计、出纳、厨师等人员,分工协作,解决了“人”的问题。“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我屋头种了菜瓜,明天摘点来”“那我逮一只鸡来烧”“我整点黄瓜来凉拌”,在老人们的群策群力下,人人献出一点菜,“打平伙”食堂就此诞生了。
“一个人吃饭不香,一堆人吃饭用抢”,每天老人们陆陆续续来到“食堂”,聚在一起,聊天做饭,饭后打牌唱歌健身,下午各回各家,充实而快乐的一天呈现出幸福的晚年生活。
加强慈善引导 汇聚社会力量
“谁谁谁的儿子捐了一车柴火”“谁谁谁的女儿捐了100元”。“打平伙”食堂的兴起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关注,老人的子女们纷纷表示,老人每天有了去处,有了事做,有了人陪,心情愉快了,子女也更放心了。
为了方便老人,村民们的捐资捐物成了“打平伙”食堂的重要物资来源。在会长的带领下,老人们坚持利用每月集中学习的机会,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且在业余时间,老人们还会主动清扫村道公路。回龙村组建“夕阳红活动队”,每天组织文艺节目表演,逢年过节还举办“包粽子”“打糍粑”“集体生日”等庆祝活动,让村内450余名老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村上还整合农村老党员、“农村家庭能人”、网格员、“村小二”等人员力量,成立了“木兰志愿服务队”。“木兰志愿服务队”主要开展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防洪度汛等宣传工作,主动为老人提供养老保险验证、保险费用收缴等代帮办志愿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村民3000余人次。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九井镇通过“打平伙”食堂这一载体,因地制宜让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建立起了15分钟养老新模式。
截至目前,犍为县共建成村(社区)助餐服务点6个、日间照料中心39个,2023年1—6月,累计为老人提供服务5万人次。(陈小平)